\

劇團成員
董事局主席:楊吉璽
司庫:布韻婷
董事局成員:陳志強、潘麗琼、潘啟迪、利順琼、張錦滿、布韻婷、張可堅
藝術創作總監:余振球
項目總監:勞敏心
文本創作總監:張飛帆
藝術行政實習生:彭美慧^
表演製作實習生:梁偉迪^
會計員:金鍚康
行政主任:李曉雯
^「藝術人才見習配對計劃2023/24」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主要成員簡介

余振球 Jacob Yu
余振球 Jacob Yu藝術創作總監
「劇場空間」藝術創作總監。「香港戲劇協會」副會長、「香港傷健協會」董事會成員、「香港舞台技術及設計人員協會」創會董事、「香港藝術發展局」戲劇小組審批員。

余振球氏乃經驗豐富的舞台工作者,從事多方面的創作,包括策劃、監製、導演、編劇、劇本翻譯、製作、舞台美學及燈光設計等。

自1981年起,余振球歷任香港話劇團、香港舞蹈團之助理舞台監督、舞台監督、技術監督。亦曾任中英劇團之製作監督、香港迪士尼樂園娛樂事務部製作經理及澳門文化中心節目策劃及市場推廣,亦曾於上世紀與區域市政局籌辦「茶館系列」表演、市政局合作籌劃「獨腳戲節」及為澳門市政廳文康部策劃創辦「澳門藝穗」(Macau City Fringe) 。

八七年夏獲柏立基基金,赴美國紐約羅察斯特大學「夏季劇場」進修及出任總電機師。九三年獲香港演藝學院頒發專業文憑,主修燈光設計。九七年再遠赴荷蘭及捷克布拉格修讀「舞台美學」,並以優異成績完成倫敦研究院 (London Institute, 倫敦藝術大學- 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前身) 碩士課程。 

編寫作品《離婚女人的一天》曾在八四年香港藝術中心與校協戲劇社合辦之全港青少年獨幕劇創作賽中獲獎。九三年憑香港演藝學院《女禍》一劇獲香港戲劇協會頒發第二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燈光設計」。九四年獲「十年後台貢獻榮譽」。歷年來以《廿三樓.攪笑友》(Laughter on the 23rd Floor) (演員倪秉郎、丁家湘分別獲第五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叛艦記WWII》(Caine Mutiny Court Martial)、《少年梵高的煩惱》(Vincent in Brixton) (演員陳沛銣獲第一屆香港小劇場獎「最佳女配角」)、《大顛世界》(Mad World, My Master)及《喜靈州...分享夜》(Nunsense) 等先後被提名「最佳導演」,此劇及《棋廿三》、《布拉格 1968》(Czechmate)更獲舞台劇獎「十大最受歡迎製作」(現名「年度優秀製作」)。

2009年, 以國語版《粉紅天使》(Oscar et la dame Rose) 到台北參加第七屆華文戲劇節。(粵語版女演員區嘉雯獲第十七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女主角」) 。

舞台設計方面,憑《周門家事》、《大刀王五》、《十二怒漢》(Twelve Angry Men)及《起尾注》(Funny Money) 連奪第十、十一、十三和十四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舞台設計」。曾先後以《望框框的男人》(ART)及《義海雄風》(A Few Good Men) 於香港設計師協會 中獲銅獎,並以《點點隔世情》(Sunday in the Park with George) 及《哲拳太極》入選第七屆澳門設計雙年展。曾替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十二個人》(Twelve Angry Men) 及《第二性》(The Second Sex)、臺南大學音樂劇《如果還有明天》設計舞台,大獲好評。多年來一直為「香港舞台劇獎頒獎禮」設計舞台。除此以外, 更嘗試開拓酒吧劇場, 演出包括 《單身貴族》(Men’s Single)、《噫》、《正宗酒吧》及編寫於台北及嘉義酒吧演出的《Ladies’ Night》。

余氏熱愛音樂劇,曾導演音樂劇作品包括《重慶大廈的非洲雄獅》、《熱鬥獅子球》、《單身.友.情人》(Company)、《三張明信片的三種風景》(Three Postcards – 臺南藝術節) 、《馬丁路德》、《喜靈洲修女之帶著矛盾去葡京》(Nunsensations!) 、《布拉格1968》(Czechmate – 演員施標信獲第二十五屆舞台劇獎「最佳男配角」及十大最受歡迎劇目)、《舞步青雲》(A Chorus Line)、《喜靈洲...分享夜》(Nunsense – 獲第二屆香港小劇場獎「最佳舞台效果」;演員文瑞興獲第二十屆舞台劇獎「最佳女配角」), Wizard of Ox、《細鳳》、《仙樂飄飄處處聞》(The Sound of Music)、《夢斷維港》(West Side Story)、《王老闆撞鬼聖誕夜》及《武士英魂》(Man of La Mancha)等。

2012年受美國 ICG PRODUCTION INC. 邀請執導講述江青一生的全新英語音樂劇 I,CHING《青》,於洛杉磯作世界首演。2020年與臺灣嘉義阮劇團合作導演原創音樂劇《皇都電姬》,好評如潮,並入圍第十九屆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最後八強。

余氏亦積極從事戲劇推廣工作,九四年起為不同機構舉辦之燈光及舞台設計課程擔任特約講師,包括香港演藝學院、明愛教育機構、澳門市政廳、澳門演藝學院、澳門文化中心、新加坡實踐劇團、捷克布樂瑙藝術學院(JAMU, Brno) 等。2002年獲邀出席「荷蘭夏季藝術節考察團」;2011年夏獲「沖繩國際青少年兒童戲劇節」邀請為「駐節藝評人」。並受邀為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執導2013年度畢業作品。2022 年獲高雄科技大學邀請成爲該校第一位駐校藝術家。

98年余氏與友人成立「劇場空間」。

張飛帆 Fei Fan Cheung
張飛帆 Fei Fan Cheung文本創作總監
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及電視系,香港舞台、電視及電影編劇、專欄作家及作詞人。現為劇場空間戲劇文本指導、楚城文化創意總監、香港電台顧問團成員。曾為香港話劇團、劇場空間、糊塗戲班、演戲家族等多個本港知名劇團編寫劇本,作品亦多次獲邀到台灣、上海、北京、加拿大、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等地演出。

音樂劇作品包括西九文化區首個委約作品《大狀王》(編劇)、《一水南天》(編劇及作詞)、《時光倒流香港地》(編劇及作詞)、《一屋寶貝》(編劇);戲劇作品包括《瑪麗皇后》、《火鳳燎原舞台劇 – 亂世英雄》、《和媽媽中國漫遊》、《大酒店有個荷李活》等。編審及編寫電視劇集包括《總有出頭天》、《廉政行動2019》及《火速救兵IV》。憑《暗香》獲得「第三十三屆青年文學獎」(戲劇組)冠軍;分別於 2008年及2014年憑《難忘郁達夫》及《危樓》獲提名「香港小劇場獎」最佳劇本獎,以及憑《天上人渣》獲提名「第二十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劇本獎。2010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香港藝術發展獎 – 藝術新秀獎 (戲劇)」。2015年憑《棋廿三》獲「第二十四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劇本獎。

勞敏心 Anna Lo
勞敏心 Anna Lo項目總監
熱愛戲劇,第四線劇社及香港影視劇團成員、藝術生命教育團體Arts’ Options之創作顧問。

自九十年代起活躍於戲劇製作,參與台前幕後工作,曾與多個劇團合作, 包括1996年由澳門市政廳主辦的港澳戲劇節交流演出《濃情繫我心》、1999年香港戲劇協會製作《麻煩家姊妹花》等。近年主要演出有香港影視劇團的《西關風情》首演及重演、《姨媽姑姐執到寶》、《晚安啦,媽咪》、致群劇社的《風雨橫斜》、《斜路黃花》首演及重演、《中環遇上林徽音》、7A班戲劇組的《櫻桃帝國》、第四線劇社的《NOHOme MIDCLASS 港版蝸居狂笑喜劇》、香港影視劇團的《曹禺 : 一個世紀的聲音》、Arts’ Options x iStage 的《教我如何不愛爸》、陳桂芬工作室的《女人蜜語》及《神蹟奇案》、劇場空間《棋廿三》。

羅富國教育學院畢業。香港理工大學(榮譽)文學士,主修美術與設計教育。曾任中學教師、雜誌編輯,及後從事公共關係工作,並任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公關課程講師。

近年多從事戲劇教育及策劃工作,包括2011-2013年為致群劇社的辛亥革命百週年《風雨橫斜》歷史劇跨學習領域教育計劃擔任統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