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Description

演出日期:28/10-9/11-2009

與香港話劇團聯合製作
Alice in Bed by Susan Sontag

不起床的愛麗思

美國第一才女 蘇珊‧桑塔格 (Susan Sontag) 唯一劇作
徘徊於 天才 與 瘋狂 之間 找尋 女性定位
床上的 自言自語‧瞬間化成 愛麗思漫遊仙境
幻 想‧慾 望‧孤 獨‧自 我

《不起床的愛麗思》發生於十九世紀的美國詹姆士家族。家裏可謂一門多傑:大哥是世界公認的大文豪Henry James,二哥是著名的心理學家William James。小女兒愛麗思才情橫溢,可惜十九歲起飽受憂鬱症困擾,終日徘徊於床上床下、喃喃自語。劇本中的她展開超現實的對話和想像,以女性角度提出對身分、社會和家庭制約的種種質疑。故事遊離於事實與虛構、真實與虛幻之間,透過奇想,翻開愛麗思被窩之下的內心世界。

陳煦莉、凌紹安、林鴻怡、馮祿德、高翰文、邱廷輝、潘璧雲、彭杏英、馬沛詩、賴芸芬
編劇:蘇珊:桑塔格 (美國) Susan Sontag (US)
監製:張可堅、梁子麒
執行監製:李淑君 、黎栩昕
翻譯/導演:張可堅
舞台設計:余振球
服裝及造型設計: 袁玉英
燈光設計:溫廸倫
作曲 / 音響設計:劉穎途
製作經理 :李浩賢
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 (上環文娛中心8樓)
28-31.10, 3-7, 9.11.2009 7:45pm
31.10, 1, 7-8.11.2009 2:45pm

$140 (不設劃位)

粵語演出
每場演出均設演後座談會(31/10下午場及1/11除外)

電話留座 2734 9009 信用卡訂票 2111 5999
網上購票 www.urbtix.hk 節目查詢 3103 5900
www.hkrep.com
www.theatrespace.org

適合6歲或以上人士觀看
遲到觀眾須待節目適當時候方可進場
ALICE IN BED by Susan Sontag
Copyright ©
The Estate of Susan Sontag
All rights reserved

劇中人物介紹

愛麗思‧詹姆士 (Alice James 1848 – 1892)(陳煦莉 飾)
老亨利‧詹姆士的唯一女兒,父兄都是美國具聲望的哲學家。由於家境富裕,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可惜自小身體及心理都有問題。1873至76年間任教於Society to Encourage Studies at Home特別為波士頓的女子而設的歷史課程。1882年曾至少兩度精神崩潰,至於乳癌病逝前多次復發。1889年開始寫日記,從中紀錄她對自身的發現及瞭解。正如其父兄一樣,在文字世界中尋找自由與出路。最後愛麗思終於找到屬於自己的文字與聲音。其閨中密友Katherine Loring 原受愛麗思所託,於其去世後出版日記,但因哥哥亨利‧詹姆士以內容敏感為由而拖延,直至1934年,亨利死後十八年才第一次出版,但多處內容被修飾,至1964年重新出版才得以原貌示人。至此,愛麗思不單其文采被世人發現,她本人儼然成為「女性主義」的象徵,不再只是維多利亞時期偉大家族的一員。

老亨利·詹姆士 (愛麗思父) (Henry James Sr. 1811-1882) (馮祿德 飾)
美國哲學家。出生於美國紐約州。育有4子1女,其中威廉‧詹姆士、亨利‧詹姆士、愛麗思‧詹姆士最為世人熟悉。家境富裕,於13歲時,因一場火災而失去一條腿,更因此有三年時間被困床榻。1828年考入紐約聯合書院 (Union College),1830年畢業。1835至 1837 年間於普林斯頓神學院(Princeton Theological Seminary)就讀,原想做神職人員,後因對神學中的哲學性感困擾而放棄。1841年接觸到Swedenborgianism (當時歐洲的一個新興宗教),從此一生追求研究。

亨利‧詹姆士 (愛麗思兄) (Henry James Jr. 1843- 1916)( 高翰文 飾)
出身於美國紐約的上流社會的知識份子家庭,父親老亨利‧詹姆士是著名學者,兄長威廉‧詹姆士是知名的哲學家和心理學家。1862年考入哈佛大學法學院。1869年遊歷了英、法、意等國後,決定離開美國,移居歐洲。1875至76年住在巴黎,結識了屠格涅夫、左拉等作家,2年後遷居倫敦。1904至05年曾回美國,1915年因不滿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的「中立」態度而入籍英國。

亨利本人長期旅居歐洲,對19世紀末美國和歐洲的上層生活有細緻入微的觀察。詹姆士的主要作品是小說,此外也寫了許多文學評論、遊記、傳記和劇本。他的小說常描寫美國人和歐洲人之間交往的問題;成人的罪惡如何影響並摧殘了純潔、聰慧的兒童;物質與精神之間的矛盾;藝術家的孤獨以及作家和藝術家的生活等,都充份表現享利對個人道德品質的濃厚興趣,這是深有文化教養的知識份子所懷有的人文主義傾向,而不是人們所熟悉的對貧苦大眾的人道主義同情。亨利讚美優美而淳厚的品德,把個人品質高高置於物質利益甚至文化教養之上,個人品質和他人利益高於一切。

凱美莉‧迪更生 (Emily Dickinson 1830-1886) (馬沛詩 飾)
生於麻薩諸塞州西部的安默斯特(Amherst)。從小接受良好教育,好作諧詩,17歲進入女子大學,但一年後因病輟學。一生大部分時間在家中渡過。終生未婚。55歲病逝,據診斷是死於布賴特氏病(Bright’s disease)(一種腎病)。

從1858年起,開始篩選自己的詩作,訂裝成「詩稿」,但沒有正式出版。1860至65這幾年,是迪更生創作力最旺盛的時期,同時開始隱居,有時甚至拒見來客。對時事缺乏興趣。1955年,首部未經竄改的迪更生詩全集出版,引起文學界的關注,開始對其人其詩作全新的評估。
迪更生的詩富於睿智,新奇的比喻隨手拋擲,順心驅使各個領域的辭彙。喜歡在詩中扮演不同角色,有時是新娘,有時是小男孩,尤其喜歡用已死者的身分說話。迪更生描寫大自然的詩篇在美國家喻戶曉,常被選入兒童課本。痛苦與狂喜,死亡與永生,都是迪更生詩歌的重要主題。

瑪嘉烈‧富勒(Sarah Margaret Fuller 1810–1850)(潘璧雲 飾)
美國作家、評論家、社會改革家、早期女權運動領袖。出生在麻塞諸塞州,是新英格蘭先驗論派的著名成員,1840至1842年間負責先驗論雜誌《日規》(The Dial)的編輯工作。1839至44年,她為波士頓女性開辦「談話課堂」(針對當代議題進行非正式的討論)推動了女權運動,她被列入到《十九世紀女性名錄》(Wome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在為《紐約先驅報》做了兩年的文學評論後,1846年,瑪嘉烈‧富勒前往歐洲。在義大利,她開始對朱塞佩‧馬志尼(Giuseppe Mazzini)的共和觀點產生興趣。1849年,她嫁給馬志尼的追隨者奧索裏侯爵喬萬尼‧安哲羅(Giovanni Angelo)。1850年,夫妻兩人帶著剛出生不久的兒子乘船返回美國。船隻在紐約港外的法爾島附近失事,三人全部遇難。

冠德麗 (Kundry) (賴芸芬 飾)
華格納最後一部歌劇《帕西法爾》(Parsifal)中的一個女角。劇中冠德麗是一個飽受折磨的靈魂。按其原著Parzival (Wolfram von Eschenbach),冠德麗因嘲笑在十字架上的耶穌而被咀咒,要在世間遊蕩,不得死亡,直至耶穌基督再臨。帕西法爾的冠德麗先以貪睡、粗獷的傳訊者形象出現,後被魔王控制,化成美女誘惑帕西法爾。最後被帕西法爾拯救,安然逝去。

媚花 (Myrtha, Queen of Wilis) (林鴻怡 飾)
著名芭蕾舞劇《吉賽爾》(Giselle) 中的復仇幽靈的女皇。所有有被拋棄的女子死後都會化成幽靈,由女皇媚花率領,施魔法誘惑來到森林中的年輕男子跳舞,至死方休。

第十九屆香港舞台劇獎
提名
.最佳女主角(悲劇/正劇)陳煦莉
.最佳舞台設計 余振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