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Description

演出日期:12-15/1/2012

The Message

風聲

解碼易讀 暗算難防
一個內憂外患的時代 一場內鬼與心鬼的交戰
麥家同名小說 首登香港舞台
1941年,汪精衞的南京國民政府、蔣介石的重慶國民政府,與及毛澤東的陝甘寧邊區政府勢成三足鼎立,各自為政,互為掣肘。在日軍統治之下的杭州,日偽情報組織發現有一名代號「老鬼」的中共諜報人員潛伏內部,遂製造虛假情報,引蛇出洞。一個深夜,情報組織四名男女被秘密帶到一所名為「裘莊」的別墅,四人當中必有一人是老鬼。

在這個互不信任的年代,短短四天之內,一幕幕鬥智鬥勇的人性角力不斷在裘莊上演。各人周旋在猜疑和不安之

錯綜的線索,難解謎團,生死的抉擇,誰能在這場意志與才智的較量中贏得最後勝利?

凌紹安、楊螢映、馮祿德、 蘇育輝、林沛濂、鄧安迪
原著:麥家
改編/編劇:李容、趙瀲
監製:榮蓉、張可堅
執行監製:李淑君
導演:張可堅、余振球
舞台設計:余振球
服裝設計: 袁玉英
燈光設計:溫廸倫
作曲 / 音響設計:劉穎途
製作經理 :李浩賢
西灣河文娛中心劇院
2012年1月12至14日 (四至六) 8pm
2012年1月14至15日 (六至日) 3pm

$180、120

節目全長約2小時30分鐘樓包括中場休息15分鐘),遲到者須待節目適當時候方可進場
每場演出後設座談會,以粵語/普通話主講.歡迎觀眾留步參加

annie

李寧玉(凌紹安 飾)
「和平軍」軍事機要處譯電科科長
擁有一段並不愉快的婚姻,令她寄情工作。在機要處認識顧小夢,二人以姊妹相稱。為人冷靜果斷,心思細膩,不輕易於人前表露真我。

anna 顧小夢(楊螢映 飾)
「和平軍」軍事機要處譯電員
大富商顧民章的千金,嬌縱嫵媚,倔強任性。父親曾贈送飛機予汪精衞政府,能否為顧小夢擺脫一場浩劫?

luther

金生火(馮祿德 飾)
「和平軍」軍事機要處處長
生性溫吞懦弱、貪生怕死的軍事機要處處長,在這次行動中,處處表現出事不關己,欲置身事外的態度。到底這是他個性上的弱點,還是藉以隱瞞身分的技倆?

ben

吳志國 (蘇育輝 飾)
「和平軍」軍事參謀部部長
外表粗獷的軍事參謀部部長,心思卻粗中有細。曾擔任第一剿匪大隊大隊長,雙手沾滿鮮血。為人熱血耿直、亦正亦邪,令他成為了「老鬼」最大嫌疑人物。

anson

龍川肥原 (林沛濂 飾)
日本侵華駐軍淞滬特高課機關長
長期居住中國,對中國民情極為熟悉,熱愛中國文化。為人深謀遠慮。西湖對他有特殊意義,既愛且恨。

andy

白小年(鄧安迪 飾)
「和平軍」淞滬司令部秘書
文質彬彬、諂媚逢迎。一直跟隨龍川肥原執行任務的他,被四人視作裘莊裡神憎鬼厭的一員。

不是諜戰小說 麥家作品《風聲》

31 December 2011 at 12:39

一個天生的作家

麥家曾說,或許他是一個天生的作家,如果不當作家,可能很快就會夭折的。這證明麥家是一個非常認真的作家,視寫作為他的另一生命。他非常專注寫作,當不少暢銷作家迷醉於作品所帶來的名成利就,他依然故我,反而蟄居起來,逃避因名聲所帶來的傳媒追訪。他的小說作品在大陸掀起一片諜戰劇熱潮,甚至被改編成電視劇及電影時,這反倒令他困惑。最近他出版了最新小說《刀尖》後,揚言不想再寫「諜戰小說」,全因他有感他所帶起的「諜戰」熱潮,令「諜戰」公式在影視變得太泛濫。

他的金句「某種意義上,緩慢是成功的捷徑」,透露了他的習慣,也表達了他的理想──慢慢地寫,慢慢地改,那怕如他的代表作《暗算》要花上十年時間寫成,他只會「用大腦寫作」。他要透過不斷翻閱,不斷批改,不停懷疑,誓要用盡他的邏輯和智力,一步步建構出他心目中最理想的故事,這就是他唯一的寫作方向。

麥家曾向傳媒透露,每次創作,都是「生不如死」,尤其寫他這種類型小說。他會先查閱大批資料,了解故事中的專業,然後嘗試接近這些人物。他自言自己只是一個常人,畢竟他筆下的通常是天才和專才,在寫作過程中總是要把自己「吊起來」,傾盡一切,思前想後,要撇除第一層,甚至第二層面的自我意識,思考天才如何思考。這種心思細密和堅毅耐力的表現,沒幾個當代暢銷作家能夠做到。

非一般「諜戰」小說

麥家在個人網誌中透露:「其實,我一向不大情願用『諜戰』兩字來定位自己的作品,我通常更願意說我作品是『特情小說』或『新智力小說』,因為它們更多關乎的是偵聽、破譯、解密,和傳統意義上的諜戰並不對稱。我筆下主人公多是技術偵察界的天才、精英,他們靠技術和智慧收集情報,而不是勇氣和膽識,他們面對的『敵人』也不是刀槍和死亡,而是白色的牆壁和像死亡一樣的寧靜。而傳統諜戰的主人公,往往要直面刀槍和死亡:死亡是他們每一次行動的主題。」

麥家的作品,往往流露出他對人文層面和精神層面的關注。看完一本純粹推理小說,讀者可能會為故事的曲折離奇而驚歎一聲,然後將小說扔到一旁;然而看完麥家的作品,小說人物的形象總是在讀者腦海中揮之不去:無論是驚訝於故事人物所擁有的堅定信念,抑或是感觸於時代政局所帶來的束縛,都是小說人物令人深刻的原因所在。

虛構線與真實面

麥家的創作題材,多少跟他的背景有關。麥家高考分數不算很高,但憑數學100分及物理98分的優異成績,加上一點點緣分,考入了解放軍工程技術學院無線電系,於1983年畢業,從軍17年。1997年他轉業擔任電視台電視劇部編劇,2002年推出首部長篇小說《解密》。麥家坦言,作品推出以後,有關部門曾找他進行調查,後來才發現他筆下的故事,都是虛構。

他坦言工作中能接觸的所謂機密,只不過是諜戰世界內的冰山一角。而他的故事,反映了他所知的百分之十,當中有百分之九十基於保密理由,永遠不能去寫。他透露這些無法去寫的故事,比想像中更難想像,其驚異程度簡直是駭人聽聞。在不能寫的情況下,他惟有將自己的體會和感觸,融化在故事每一個人物之中,寫出充滿人性的靈魂,具有血肉的人物。這樣不單奠定了麥家的創作風格,亦成為他的作品有別於一般推理小說的重要因由。

原著《風聲》的震懾

《風聲》是麥家於2002年寫下的作品,並獲第六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獎。麥家曾說《風聲》有兩個令他最深感觸的地方,一是革命者為信念而活的精神,二是歷史的真實性。他對歷史產生了懷疑,至使他所建構的小說世界,充滿思考性與批判性。

《風聲》的故事發生於1941年,當時日本侵華,汪精衞主張「和平救國」,與日本合作,建立南京國民政府,並組織「和平軍」,與蔣介石的重慶國民政府及毛澤東的陝甘寧邊區政府對峙。四個來自「和平軍」的人員李寧玉、顧小夢、金生火和吳志國,被懷疑是潛伏內部的中共諜報人員「老鬼」,於是被禁閉於裘莊進行調查。

《風聲》曾被改編成電影,是次由劇場空間製作的舞台劇版本《風聲》,由內地著名編劇李容及趙瀲執筆。這個版本的《風聲》,比較接近原著小說,對人物的精神狀態和描寫,尤其深刻,期望香港觀眾能透過是次演出,感受麥家的小說世界,同時為他筆下人物那種崇高精神層次震懾。

香港舞台劇獎提名
.最佳配樂 – 劉穎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