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寫在《歷史男生》場刊 – 導演的話

八十年代考過高考,或是我鍾情此劇的緣故。故事圍繞著英國的一班尖子準備考入牛津劍橋;幾乎沒有劇情,只是輕描淡寫的劇中人物帶動。多年前偶然打開電視看到此劇,吸引我的是對白中濃烈的英國口音,及帶舞台味道的調度;劇中常引用英國文學和歷史事件,可憐我中學時文史全紅,大都不知引文出處,偏又與故事互相呼應著,叫人看得津津有味。那時還未知作者竟然是英國劇壇巨匠。有幸終有機會將劇本譯成粵語,與大家分享。

前陣子閱報,指英國是現時世界最大軟實力國家之首,從文化和思想上的輸出,可見一個國家和民族有多偉大。中國對日本朝鮮、或東南亞以及西方世界的影響曾經舉足輕重,如今窮得只剩下錢。劇中或可提供了一個角度,看看為何外國的月光特別圓。

表面上所有事情都是亂套的:老師上課天南地北忽東忽西沒有課程?男生之間公然的示愛?師生之間默許的身體接觸?學生竟向學校職員及老師公然挑逗?觀眾卻對這班男生最後成為了法官、律師、校長、作家、老闆、建築商、教師沒有懷疑。換了在地球的另一面,這些老師及其親族早已給批判至全體上吊以死謝罪,或在這間學校被投訴至倒閉之前,校長或校內其他老師甚至會親自動手;而這班同學早被打成廢青。但最後看來是不分尊卑的行為,似乎變成老師和同學間對等的學術討論平台;亂七八糟的班房,成為學生自由放任探索歷史和生命的樂園。

為了孩子,你會去到幾盡?

近年為了提高學生的競爭能力,本地教育部門提出不少新政策和改革,什麼母語、雙語、教改、校本、微調、國教、廢歷史、三三四等等,林林總總令人眼花撩亂;恕小弟才疏學淺,只能看到這些改革背後,除對提出這些改革的某些官員製造一堆有利的數據支持政績,後而升遷或至其他部門做上司做首長外,對學生實難有好處。現實是反而近年畢業生依然中文不成、英文不濟、口語或文書不通。其中原因或許是每項新政策出籠,在未有足夠時間沈澱經驗之前,只要有人反對,或新官上場,便又會有改變;「治大國若烹小鮮」,朝令夕改,只會民不聊生,真係蛇都死,何況稚子?奇怪的是,儘管教育界或學界人人大聲疾呼,再加報章嚴厲批評一下,然後就會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所謂改革還是繼續下去。

時代要進步是對的,但是基礎教育關係到一地的文化特色和下一代的生活成長,是社會棟樑的培養,不可兒戲,總不能未學行先學走,基礎未成,就已經把學生往所謂專業訓練裡推去。今日教育變成一門產業,上之人為爭取表現,幾多校長校董只是行政總裁而不是有使命的教育家?為求出位連百年宗旨都放在一旁,令讀書只為考試,眼見幾多曾經堅持奮鬥的前線老師亦心灰意冷,或轉行或提早退休,實在悲涼。

教育講究的是對下一代的承擔,對文化的承傳。重要是訓練學生能夠獨立思考,會自我反省,具表達能力,就是最好的謀生技能;教學生好好做一個人,就是為國家培養有用的棟樑。死記硬背的填鴨式教育,當然不好,但也萬不能怕有家長投訴便不教範文,怕有議員指責便取消科目,怕壓力太大便降低評分標準;同時學校與興趣班不同,教育方向不應該跟著市場走,例如那一年流行什麼行業,就一窩蜂去開什麼科目課程,如學校也實行功利,如何教下一代關愛身邊的人,關心社會,甚至關心國家?文史哲,因其功用無法被量化計算,因此容易被學生甚至家長認定為浪費時間的科目;這解釋了為何香港的藝術發展如此困難;其實詩詞文學,就似音樂劇中忽然有人唱歌,是一種情感的提煉與昇華,能培養人民的高尚情操和人文精神;從歷史中知古鑑今,了解民族過去,繼往開來,就是最好的國民教育;哲學除了規範了道德行為,同時訓練思考,為創新意念提供養分,對經濟民生有更大好處。這些都不是一般家長市民可能參與意見的地方,而是需要有學識有見地的教育家為民眾指出來的方向。而最重要的是,這一班教育家需要在人民能看到好處之前挺下去,擇善而固執。
可惜這一種承擔能力,正是現今最缺乏的;上至官員,下至百姓,都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得過且過。一個城市、一個民族、甚至一個國家的墮落,暴君的出現往往是果,原因反而是人民不管對錯,只信利益,面對大是大非,也只會茫茫然的明哲保身,看風駛艃。人的沉淪,在於太多沉默的聲音。國人說了一百年超英趕美,假如無法解開思想上的枷鎖,而各人在自己的崗位上身體力行,對自已的專業、信念和理想堅持,恐怕再過一百年,中國夢還是一個蒼白的口號。要下一代是怎麼樣,就看我們為他們安排一個怎樣的世界,以自己示範一個怎樣的態度。
「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後記:曾因從未在香港嘗過大學的生活而感遺憾,但如今大學開學日也設家長招待,我為自己慶幸,否則那份身為校友的恥辱,將令我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B